云顶寺蹙云轩

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
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
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蒙。
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顶寺蹙云轩”是唐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诗

吕陶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巅的古寺,它紧邻青山翠峰,与天边的白云相接。诗中的“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展现了作者站在高高的楼阁上俯瞰四周,四川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在《云顶寺蹙云轩》中,吕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隐含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悟,吕陶传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的这种情感也启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去感受自然的美,寻找内心的平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