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辰谁道此花衰,更倚栏杆把酒卮。
白眼漫生秋后意,黄金不减夜来枝。
化工应已均开落,心赏何须问速迟。
岁岁樽前镇相似,风光千万莫差池。
和氏月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氏月菊》
在宋代诗人吕陶的笔下,《和氏月菊》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含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七言律诗,更是一种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是宋代成都人。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曾中进士,后因直言进谏得罪新党而遭贬,最终得以复职。然而,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从仕途到晚年,都伴随着政治风波。尽管如此,他的作品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
诗中“今辰谁道此花衰”,这句表达了吕陶对菊花生命力的认可。菊花在秋天依然盛开,即便面临凋谢,也不失其坚韧与美丽。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应因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就轻易放弃。
“更倚栏杆把酒卮”,吕陶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豁达的胸怀,正是我深受启发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如吕陶所言,“心赏何须问速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而不是急于求成。
“白眼漫生秋后意,黄金不减夜来枝。”这两句更是精妙绝伦。它不仅描绘了菊花在秋季依然保持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寓意着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和清明,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
《和氏月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吕陶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更需要这样的智慧来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而是要像菊花一样,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