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穆伯通归成都二首

宦游无着任东西,通塞惟将物理齐。
平日风波方舣棹,经年桃李又成蹊。
尘埃易没千金剑,霄汉谁为数尺梯。
三驿锦江归去近,知君不厌子规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穆伯通归成都二首》是宋朝文人吕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心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吕陶:宋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他在仁宗皇祐间进士及第,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批评王安石新法,后出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年,他被擢升为殿中侍御史,并在首上邪正之辨时,弹劾新党蔡确、韩缜等人。
  1. 诗歌原文
  • 其一:“宦游无著任东西,通塞惟将物理齐。平日风波方舣棹,经年桃李又成蹊。”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的思念,以及在宦游中的无奈和坚持。
  • 其二:“尘埃易没千金剑,霄汉谁为数尺梯。” 这句诗描绘了朋友离开后,自己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其三:“三驿锦江归去近,知君不厌子规啼。” 这句诗以送别之情作结,希望友人能够安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1. 诗歌赏析
  • 主题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怀念和不舍。通过对比宦游中的艰辛与桃花源般的美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千金剑”喻指朋友的才华与价值,“子规啼”则寓意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
  •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1. 创作背景
  • 吕陶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吕陶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送穆伯通归成都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送别诗。诗人吕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态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