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于晨兴看山为宜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
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嫌。
不如饱吃饭,清风北窗眠。眠多则无觉,梦境仍多端。
惟有古断简,言行皆圣贤。读之未竟篇,眵昏如梦间。
读竟亦何为,聚讼徒喧烦。厌烦以静胜,又类枯木禅。
揠苗不耘苗,亡羊两茫然。何如池上亭,虚旷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兴夜气还。宴坐日过午,清阴犹未迁。
西山倦拄颊,南山兴悠然。晚山虽好不遮日,谁能触热望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于晨兴看山为宜”似乎是在描述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散文《闲情偶寄·居室部·轩窗》。

《闲情偶寄·居室部·轩窗》是李渔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他在居室中布置轩窗的情景和心得。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居室环境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

在这篇文章中,李渔提到了他如何利用竹子建造了一个小洲来供家人游玩,同时在居所前面挖了一个池塘并建造了一个亭子用来早晨起来观山,认为这样的布局非常合适。这里的“竹洲”和“池亭”都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元素,用于增添自然美和宁静的氛围。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渔对于居住环境的重视和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他不仅关注房屋的建筑风格,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