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鹤

青松百尺馀,宛彼山之陲。
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
红鹤不敢来,下巢枫树枝。
阳春一动荡,百鸟俱蕃孽。
绸缪各尽力,草草成藩篱。
卵翼与哺育,不愧乌鸟慈。
清晨求食去,鼓翼远奋飞。
斯须复来还,亦有蛇鳣随。
引颈鸣相呼,所忧非渴饥。
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
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
既久遂不来,远举将何之。
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
明年又当至,复作今所为。
我为唐虞世,鸟巢何所窥。
乱来缠兵火,杀气满四维。
人群失安居,恨无羽翰施。
偶此共偷生,偪仄何可辞。
忧患亦所同,去就可弗思。
网罗非尔事,弹射不尔私。
近辞燕雀喧,远与鸿鹄期。
相望在寥廓,大翮如云垂。
时来松树间,听我哦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纪鹤》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之一,并非文学作品而是诗歌。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进一步介绍《纪鹤》:

  1. 《纪鹤》的背景与作者
  • 时代背景:李处权生活在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文人墨客辈出,文学创作活跃。《纪鹤》作为其作品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
  • 作者特点:李处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而《纪鹤》则体现了他对自然界中鹤类的喜爱及对其行为习性的生动描绘。
  1. 《纪鹤》的主要内容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对鹤的生活环境、行为习性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如诗中的“白鹤巢其高”和“红鹤不敢来”,通过对比不同鸟类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选择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诗歌还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鹤的行为来隐喻人生的哲理。例如,“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这样的描述不仅传达了鹤的成长过程,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种种阶段和美好时光的珍贵。
  1. 《纪鹤》的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李处权的《纪鹤》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构建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意境营造:诗中不仅有生动的景物描写,还有深远的意境营造,如“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这不仅是写景,更是一种对生命归宿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1. 《纪鹤》的文化价值
  • 历史影响:《纪鹤》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 哲学思考:通过对《纪鹤》的阅读和理解,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层次思考,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美和意义。

除了上述关于《纪鹤》的介绍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认识这一作品:

  • 研究李处权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整体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 探索其他宋代诗人及其作品,从中获取关于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更多启示。
  • 阅读有关宋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文献,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背景和深入分析。

李处权的《纪鹤》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和欣赏《纪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学如何反映和塑造人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