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 · 夷则宫 · 七夕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幺令·夷则宫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包括其文学价值、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吴文英(1200—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末期词人,与史达祖、张炎等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精于音律,能自度曲,有《梦窗词集》。
  1. 词作原文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2. 作品鉴赏

  • 意境营造:吴文英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来营造幽深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词中,“露蛩”和“机杼”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反映了主人公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象征手法:词中使用“云梁千尺”和“回首西风又陈迹”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乞巧楼南北”这一象征性的地点,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 情感表达:“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展现了主人公的孤寂与落寞,“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则透露出人物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上,这首词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1. 词作影响
  • 吴文英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音律上的精细处理、对意象的独到运用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使他的词作成为后人效仿的经典,对后来的词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尽管吴文英在生前并未获得极高的声誉,但他的作品却在宋末元初得到了重新的评价,被后世学者誉为“词中之龙”。这种转变体现了文学作品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文化变迁。

《六幺令·夷则宫七夕》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词人吴文英及其时代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