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凄迷杳霭间,群芳敛迹自知难。
半穿篱落涂黄浅,静对溪流照影寒。
月地云阶偏适意,雪车冰柱苦相干。
莫随羌笛风前舞,却怕青青逼齿酸。
和舒伯源梅花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舒伯源梅花韵》是由宋代诗人李正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作者介绍:诗人李正是宋代的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限于诗歌,还涉猎其他文学形式,如散文和词。他的诗作多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原文:极目凄迷杳霭间,群芳敛迹自知难。半穿篱落涂黄浅,静对溪流照影寒。月地云阶偏适意,雪车冰柱苦相干。莫随羌笛风前舞,却怕青青逼齿酸。群芳谁与斗时宜,淡拂铅华不著肌。爱静悄无蜂蝶影,耐寒孤映雪霜时。
诗词赏析:此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在幽静环境中生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气质和美丽形态的赞美之情。诗中“半穿篱落涂黄浅,静对溪流照影寒”形象勾勒出梅花清雅脱俗的姿态,以及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而“莫随羌笛风前舞,却怕青青逼齿酸”则透露出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不愿被世俗所动摇的内心世界。
《和舒伯源梅花韵·其一》不仅是宋人李正民对梅花独特美学的一次深刻诠释,也是其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与哲学理念的反映。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对后世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