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饶秀才溪光亭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觏,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是宋建昌军南城人。他与范仲淹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并在皇祐初被范仲淹推荐为试太学助教。他的文学成就和学术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3. 诗作解析
  • 首联“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描述诗人离开城市的喧嚣,来到一个宁静的别馆,享受着溪水的潺潺。
  • 颔联“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描绘了雨水中的自然景象,以及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
  • 颈联“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 尾联“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则是对世俗的批判,以及对自我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雄虹”、“潦水”,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
  • 意境深远: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偶题饶秀才溪光亭》作为李觏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 后世影响: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该诗是李觏作品的典范,其影响力延续至现代。
  1. 创作背景
  • 该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二年,诗人因政治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转而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
  • 李觏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体现,这也是他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1. 鉴赏角度
  • 语言韵味:通过对诗句的细致解读,可以感受到李觏语言的优美和韵味。
  • 思想内涵:诗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热爱,值得现代人深入思考和品味。
  1. 现代应用
  •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不仅在文学领域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不仅是李觏个人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文学发展,以及李觏本人的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