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司理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
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
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
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司理》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李觏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事迹: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出生于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还被尊称为改革家。
  • 文学成就:李觏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其诗歌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 作品特色
  • 主题内容:《送陈司理》作为李觏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 艺术风格: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哲学思想:李觏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他主张“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和积极面对的态度。
  • 文学贡献:在文学方面,李觏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深沉的哲理性,又不乏生活的真实感,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繁荣与多样性。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李觏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明代学者曾仕鉴在《送陈司理擢贰浔洲》中赞颂李觏的文学才华和崇高品德,称其为“南海人”。这些评价表明了李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 传承发展:李觏的文学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其思想不仅影响了宋代文人,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创作灵感。

《送陈司理》是李觏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它不仅展现了李觏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特征。这首诗作对于理解和研究宋代文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