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堂前老松状如偃盖或云即摩顶松也松产茯苓为人窃去松今不存因栽数小松补其处书此诗壁上

阿师从何来,最是两肩苦。
一头载梵书,一头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东西随仰俯。
此松岂有情,摩顶记佛语。
松根白衣仙,日夜瑞光吐。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我来悟前缘,父老指环堵。
风花即几席,经草随步武。
重栽渺生意,合抱阶尺土。
他年十八公,此地记初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堂前老松》是一首描绘西堂前的老松树及其象征意义的诗歌。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棵历经沧桑、形态如盖的大松树,以及它在传说中被云所摩顶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生命力量的赞美与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偃盖”、“云即摩顶”的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松树高大挺拔的姿态,并赋予其一种超凡脱俗、象征着永恒生命力的特点。

在诗中,“西堂前老松状如偃盖或云即摩顶松也松产茯苓为人窃去松今不存因栽数小松补其处书此诗壁上”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古老的生命力,还隐含着对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沧桑的感慨。通过老松树的故事和象征意义,诗人传达了一种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