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 春云

天低日暮。清商一曲行人住。着人意态如飞絮。才泊春衫,却被风吹去。
朝期暮约浑无据。同心结尽千千缕。今宵魂梦知何处。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斛珠·春云》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词,属于词牌名“一斛珠”的其中一种形式,也称为“醉落魄”或“怨春风”等。这首作品在题材上与西蜀词人的描写相似,但已有一些新变。

从艺术风格来看,《一斛珠·春云》展现了词人对歌女动作特点和心理状态的细腻描绘。词中通过对春天的景象、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这种描写,词作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一斛珠·春云》作为宋词中的佳作之一,体现了宋代词坛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特色。词中融合了传统诗词的韵味与现代感,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之作,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李石个人风格的展现,也是宋代词人创作风格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分析,《一斛珠·春云》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思。词作以春日景象为背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歌女与情人之间甜蜜关系的描绘,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一斛珠·春云》不仅在艺术上展示了宋代词坛的高度成就,而且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从艺术风格、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它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