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介之推庙

荒祠久零落,秋日故山阿。
椒菊持新奠,龙蛇忆旧歌。
论功嗟晋粟,流怨动汾波。
千岁遗灵在,乡民禁火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过介之推庙》是宋朝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重阳节拜访荒废的介之推庙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介之推的怀念以及对故乡和历史的深情。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荒祠久零落,秋日故山阿。
    椒菊持新奠,龙蛇忆旧歌。
    论功嗟晋粟,流怨动汾波。
    千岁遗灵在,乡民禁火多。

  2. 诗意解析

  • 荒祠久零落:描述了介之推庙的荒芜与破败,暗示了历史变迁和时间的无情。
  • 秋日故山阿:描绘了秋天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 椒菊持新奠:用“椒菊”指代祭祀用的鲜花,表达了对介之推的敬意和追怀。
  • 龙蛇忆旧歌:借用“龙蛇”来比喻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对过去的回顾和感怀。
  • 论功嗟晋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议论,以及对功绩的感慨。
  • 流怨动汾波:表达了因历史事件而产生的哀怨和愤懑。
  • 千岁遗灵在:尽管历史已远去,但介之推的精神和遗愿依然存在。
  • 乡民禁火多:体现了民间对介之推的纪念活动,如禁火等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
  1. 作品评价:《九日过介之推庙》不仅在文学表达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介之推这一历史人物的追思和缅怀,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历史和文化时要有敬畏之心,珍惜和传承文化遗产。

《九日过介之推庙》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诗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情感表达,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