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林书事

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
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
邑聚从衡接,民居质朴安。
犹存古笾豆,兼用汉衣冠。
兔颖家工缚,鲑腥俗嗜餐。
骑兵腰玉具,府卫挟金丸。
长袖鸢窥肉,都场狖挂竿。
琴中蔡氏弄,指下祝家弹。
主礼分庭抗,宾筵百拜难。
渍橙粇酿旨,滋桂鹿修乾。
泼墨松如栉,隤墙石似丹。
地偏先日出,天迫众山攒。
鹏翼云帆远,羊肠石磴盘。
由来异文轨,休讶变暄寒。
事可资谈柄,谁能记笔端。
聊将诗貌取,归作画图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鸡林书事》是一首宋代诗人吴激创作的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感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鸡林书事》的作者吴激,是宋建州人,字彦高,号东山,米芾之婿。他工诗能文,尤精乐府,字画得芾笔意。吴激在出使金国后,因被留而授翰林待制,后来到任深州时病逝,留下了许多文学成就。其诗歌作品以反映社会风情、描绘人物生活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原文内容:诗中“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描绘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与环境的宽广。接下来,“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则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其传播至周边地区的历史背景。诗句“邑聚从衡接,民居质朴安”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居民的生活状态。同时,“犹存古笾豆,兼用汉衣冠”展现了古代文化遗风的延续。此外,诗中还描写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如“兔颖家工缚,鲑腥俗嗜餐”等,这些细节丰富了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3. 创作背景:吴激生活在金朝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时期。《鸡林书事》的创作背景很可能受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作为一位文人,吴激通过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4. 名家点评:关于《鸡林书事》的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诗中的一些表述带有象征意义,可能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例如,“长袖鸢窥肉,都场狖挂竿”可能寓意着某种权力的象征或人性的扭曲。也有学者专注于诗歌的字面意思,强调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和情感表达。这些不同的观点都为这首诗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广度。

《鸡林书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