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独爱南天竺,公去谁烹北苑茶。
赖有清风犹好客,扫门杨柳影交加。
访僧不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僧不值》是中国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探访南天竺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于宗教文化与自然美景之间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
诗中“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夜晚古寺的画面,其中“双松”与“月”、“风蝉噪”相映成趣;“古阁”与“鸣钟”、“夕鸟归”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声色俱佳的自然风景。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
在诗中,“我来独爱南天竺,公去谁烹北苑茶。”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还隐含着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谁烹北苑茶”作为反问,强调了他内心的孤高与清冷,以及对尘世喧嚣的拒绝。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哲理意味。
《访僧不值》是张耒对佛教文化及大自然美景的一次深情礼赞,同时也是他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流露。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人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感悟到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