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严经三绝

纷纷作客不归来,树本无根何处栽。
弹指未应超十地,重重楼阁一时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华严经三绝》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和人生感慨。诗中通过对树根、楼阁等自然和象征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认识。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深入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纷纷作客不归来,
  • 树本无根何处栽。
  • 弹指未应超十地,
  • 重重楼阁一时开。
  1. 主题思想
  • 此诗通过“树”的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根基的缺失。诗人通过描绘树的成长,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 “弹指未应超十地”,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迅速,转瞬即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重重楼阁一时开”,则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万物的变化,如同层层叠叠的楼阁在一瞬间展现出新的面貌。这种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艺术特色
  • 李之仪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元素,也有社会现象的反映。这种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歌具有更广泛的文化和哲学价值。

《读华严经三绝》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变化的深刻认识,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素材。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哲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