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还家髀肉消,霜天何处换金貂。 一樽帝所欢犹在,翻恐醒来尚寂寥。
“失题二绝”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
《失题二绝》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体现了诗人超越世俗的情怀,更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注释:我已经年老,回到家乡,髀肉消减,但仍然穿着金貂。我仍然在帝所欢愉,但醒来之后却感到寂寞。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樽”二字,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酒家老板;又借“帝所欢”,表明自己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流倜傥。然而,诗人的心中却始终充满着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失题二绝 楚国曾闻照乘珠,间因齐盗取为娱。 人亡人得何须计,端有龟肠恨晚厨。 注释:楚国曾经听说过照乘的珍珠,因为它珍贵而被盗贼偷走作为消遣。人死后人和人都得到了生命,这有什么关系呢?只有那颗悔恨的龟肠,恨不能在厨房里烹煮。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前两句通过“照乘珠”和“齐盗取为娱”的典故,揭示了世间的贪婪与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