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山因过西庄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青山因过西庄》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李之仪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他以词闻名,尤其擅长写景和抒情,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宋初三大家”。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

  3.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这首诗作于李之仪晚年,时值其仕途不顺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看法。

  4. 作品赏析鉴赏

  • 意境与情感: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通过与友人同游的愉快经历,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 艺术特色:李之仪擅长用词来表达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巧妙地折射出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青山”、“征衫”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游青山因过西庄》不仅是李之仪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