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元中给事

千里同风一念间,琳宫筦库等为闲。
高怀自遂全三乐,懵学于今见一斑。
顾我望云惟陟岵,羡公戏彩日承颜。
何时恩许归终养,因得扁舟事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吴元中给事》是宋代诗人李纲所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李纲,字伯纪,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先祖自邵武迁居无锡(今属江苏)。政和二年进士出身,曾任监察御史、太常少卿等职。靖康元年,他力主迎战金兵,反对迁都,后因黄潜善等人排挤而罢官。高宗即位后,李纲首被召为相,修内治、整边防,力图恢复失地。然而,他又遭到了黄潜善等的排斥,仅七十余日即被罢官。
  1. 诗歌原文
    千里同风一念间,琳宫筦库等为閒。高怀自遂全三乐,懵学于今见一斑。顾我望云惟陟岵,羡公戏彩日承颜。何时恩许归终养,因得扁舟事往还。

  2. 诗句解析

  • “千里同风一念间”: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与家人相隔万里时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朝廷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
  • “琳宫筦库等为閒”:琳宫指的是皇家的宫殿,筦库则指仓库,两者原本都是忙碌之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国难当头的时期,被迫放下政务,过着闲散的生活。
  • “高怀自遂全三乐”:这里的“三乐”可能是指儒家所说的三种快乐境界,分别是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 “懵学于今见一斑”:懵学指的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或理解不深的状态。诗人在这里自嘲自己在乱世中缺乏政治洞察力,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象。
  • “顾我望云惟陟岵”:陟岵指的是登高远望,思念家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 “羡公戏彩日承颜”:羡公指的是羡慕他人的好运。这句诗中的“戏彩日承颜”可能是形容某人在喜庆之日面带喜悦之色,这与诗人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 “何时恩许归终养”:这里的“恩许”可能指的是皇帝的恩典或赦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皇帝的恩宠,得以回到家乡过上安宁的生活。
  • “因得扁舟事往还”:扁舟指的是轻便的船只,这里可能是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过上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李纲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和高尚品格。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引发读者共鸣。
  1. 相关背景
  • 此诗作时李纲被贬期间,他身处逆境却依然关心国事,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担当。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使得像李纲这样的文人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国家命运。

《寄吴元中给事》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一篇记录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它展示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和政治状况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