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轮鱼

广寒宫阙夜不锁,蟾蜍飞下清溪涯。
爬沙厥状虽可怪,脆美一脔亦莫加。
颇笑退之嘲蛤蚧,还同子厚甘虾蟆。
晚凉雨霁小池满,两部鼓吹空哇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轮鱼》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属于诗歌的一种形式,而非一种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石轮鱼》的原文如下:

广寒宫阙夜不锁,蟾蜍飞下清溪涯。
爬沙厥状虽可怪,脆美一脔亦莫加。
颇笑退之嘲蛤蚧,还同子厚甘虾蟆。
晚凉雨霁小池满,两部鼓吹空哇哇。

李纲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月光下的清溪两岸,蟾蜍在月光的照耀下翩翩起舞,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同时,诗中的“爬沙”形象,可能指代了一种奇特的生物,这种生物虽然外表可怖,但肉质却鲜美无比。这种对比鲜明的描写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李纲在诗中使用了典故,嘲笑苏轼对蛤蚧的嘲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苏轼相似的喜好——喜爱虾蟆肉。这不仅体现了李纲个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雅集的生活情趣。

《石轮鱼》不仅是李纲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诗歌艺术风格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人物情感的抒发以及文化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