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偃秀轩

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
四时郁郁宁雕叶,千载亭亭不改容。
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偃秀轩》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俯视梁朝万本松树时的感受。下面是这首诗:

  • 诗歌原文
    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
    四时郁郁宁彫叶,千载亭亭不改容。
    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

  • 主题解析

  • 自然的美景:诗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从“青葱秀色”到“俯瞰梁朝万本松”,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景。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哲理思考:“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通过对比和拟人化,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这里的“疑偃盖”暗示着山峰的威严,而“若蟠龙”则赋予了树木以生命的动态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 历史与现实:诗的最后一句“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也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评。

《题偃秀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体现。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哲理,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反思人生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