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
四时郁郁宁雕叶,千载亭亭不改容。
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然后作答。题干要求“赏析”,考生首先要分析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手法和效果。本题属于诗歌鉴赏。
首先看第一句: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轩中的景色,青葱的秀色,俯瞰下是梁朝的松树,这是从空间角度写的,写景很美。
第二句: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这里写的是松树的样子,顶蹙风云,像偃盖上的盖子,枝蟉雨露,好像在盘踞的龙。这是从形状角度写的,形象生动。
第三句:四时郁郁宁雕叶,千载亭亭不改容。这句是写四季常绿,千载常青,不改变容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第四句: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这里说的是宗室生在泰山之上,受到奸臣的谄媚,得到重用。
【答案】
题解: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上山之巅的轩窗,看到的是苍翠挺拔、枝叶繁茂的古松,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感叹宗室生在泰山之上,受到奸臣的谄媚,得到重用。
译文:
青山翠柏之间,轩窗之中,我俯视着梁朝的万棵松树。
松树的树冠高耸云天,就像古代的将军帽。
松枝上布满细密的雨露,就像盘曲盘旋的巨龙。
一年四季,松树郁郁葱葱;历经千年,它的亭亭玉立依旧不变。
可叹宗室生啊!生在泰山顶上,竟受奸臣的谄媚,而得到了重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登上山之巅的轩窗,看到的是苍翠挺拔、枝叶繁茂的古松,联想起自己的身世,感慨万千。诗人通过写松树来比喻自己,以物比人,寄托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和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