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室初回律管阳,貂裘还是旅殊乡。
可堪身向三湘远,更觉愁随一线长。
棣萼相思劳梦寐,郊禋成礼想旗裳。
羁臣与国同休戚,老眼犹期见治康。
戊申冬至日有怀诸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申冬至日有怀诸弟时赴澧阳》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戊申冬至日有怀诸弟时赴澧阳》的作者李纲,是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诗人。李纲生于1083年,卒于1140年,字伯纪,邵武人。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早年即因政治立场而屡遭排挤,但始终不改其爱国之心,晚年更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力图匡扶社稷。
诗歌原文:缇室初回律管阳,貂裘还是旅殊乡。可堪身向三湘远,更觉愁随一线长。棣萼相思劳梦寐,郊禋成礼想旂裳。羁臣与国同休戚,老眼犹期见治康。
诗歌赏析:李纲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可堪身向三湘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身负国家重托,不得不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棣萼相思劳梦寐,郊禋成礼想旂裳”则反映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事的忧虑,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
《戊申冬至日有怀诸弟时赴澧阳》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古典诗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也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家国的深切关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