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寓杉江,客馆未暖席。
纷然群盗起,环境暗锋镝。
束装呼仆夫,又复事远适。
峨峨章源岭,峻峭初未识。
攀援仅能进,十步九倾侧。
风吹雾雨冰,草木尽矛戟。
朝登暮始降,落日半天赤。
儿童饥屡啼,徒御疲已极。
薄游玉华洞,庶可稍休息。
东郊遽不开,蜂蚁迭吞食。
避寇如避弩,吾敢惮行役。
驱车适沙阳,颇喜田野辟。
虽经兵火馀,邑屋幸如昔。
旧游疑梦中,一一有遗迹。
寓轩存佛宫,修竹自春色。
峥嵘凝翠阁,尚对七峰碧。
故人皆避地,谁与道胸臆。
理舟剑浦行,稍就宽旷域。
溪流正湍暴,恶子亦充斥。
脱身险阻中,恊济藉众力。
吟哦杜陵诗,妙语皆中的。
丧乱古今同,临风意如织。
闻建寇逼境携家将由乐沙县以如剑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闻建寇逼境携家将如剑浦》中的一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听闻建州(今福建省建阳市)被敌寇围逼,带领家人准备前往剑浦(今福建省南平市剑溪县一带)避难的情景。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也就是元朝建立前夜,诗人刘克庄在福建建阳时所作。当时,金国势力逐渐衰落,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威胁。刘克庄作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对国家的安危十分关注。当他得知建州被金军围困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带领家人逃离建阳,前往剑浦避难。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携家将如剑浦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忠诚于国家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