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 明皇幸西蜀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舆还幸匆匆速。奈六军不发人争目。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是李纲所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君王在华清池沐浴和五家会处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繁华盛世的景象。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词:

  1. 作者背景
  • 李纲,字伯纪,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其家族源自江苏无锡。
  • 他的祖籍在福建邵武,后因战乱迁居至无锡。
  • 李纲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军事人物。
  1. 诗词原文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
    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2. 诗词解读

  • 诗中描述了皇帝在华清池沐浴的场景,以及与民同乐的场面。
  • 通过“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等句,展示了当时社会繁荣与和平的景象。
  • “百里遗簪堕珥”描绘了民众欢欣鼓舞、享受帝王恩泽的热闹场景。
  • “寂寞霓裳羽衣曲”则暗示了宫廷音乐的华丽与民间的朴素对比,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 李纲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华与和谐。
  1. 历史意义
  • 作为一位政治家,李纲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
  •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
  • 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述,可以窥见宋代宫廷艺术和生活方式的一面,对研究宋代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纲的《雨霖铃·明皇幸西蜀》不仅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优美诗词,更是一幅反映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