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空传长乐溪,谁知乐极已生悲。
凄烟断础祝家市,落日荒城柳尹祠。
上起何年无信史,中更钜变有残碑。
青峰峰下踌躇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长乐旧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乐旧县》是宋代李士会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创作背景:《长乐旧县》的创作背景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福州地区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911年(后梁乾化元年),福州改称为安昌县;923年(后唐同光元年),又复名为长乐县;933年(长兴四年),王延钧称帝为闽国的皇帝,福州升格为长乐府,并改元龙启。这些政治变迁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行政划分和地名命名。李士会在这首诗中可能反映了这些历史事件对其个人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诗句原文:《长乐旧县》的诗句如下:“千古空传长乐溪,谁知乐极已生悲。凄烟断础祝家市,落日荒城柳尹祠。”这些诗句通过描绘长乐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与现实衰败的对比感受。其中“凄烟断础祝家市”描绘的是古时候的商业繁华景象,而“落日荒城柳尹祠”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苍凉和消逝。
文学价值:《长乐旧县》作为宋诗的一部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通过对长乐地区的描写,李士会不仅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伤,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长乐旧县》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是宋代文化与诗歌艺术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诗歌中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