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喧今前修。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安得荡尘𡏖,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馀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六月十八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六月十八日作》是清代诗人郑燮的诗,原题为“六月十八日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清风明月两相和,六月十八天公多情。
红尘万丈皆过客,只有梅花香自苦寒。
这首诗描绘了在六月十八日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郑燮面对着满园的花树、皎洁的月亮以及微风吹拂下的清新空气。他感叹天地间的美好景色和时光易逝之感,同时也表达出即使是在红尘纷扰的世界中,只有梅花能够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诗中的“清风明月两相和”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六月十八天公多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心态。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红尘与梅花的不同命运,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