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
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
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
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
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
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馀。
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
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畬。
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
回光述鸿宝,妙解超堪舆。
启钥借我读,恍梦犹华胥。
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
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歔。
居然困缰锁,阻造焦生庐。
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
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是一首描述一位老者的诗歌,作者并未明确指出。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有描绘老年人形象的诗句或文章出现,这些往往反映了对长者智慧、经验以及生活态度的高度赞美。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一段描写宝玉与父亲谈话的情节:“宝玉见他两眼一闭,神气全无,心里便有些怕。只管说道:‘老祖宗好?’说着就哭起来。”这段描述描绘了老人的衰老和无奈,但并未直接提到“云月高斋诗”。

在古代诗歌中,描写老年人形象的作品也不少见,如《离骚》中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这里描绘了老人的孤独和忧愁。

因此,在没有明确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