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
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
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是李光的作品。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由宋·李光创作,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友情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感慨的佳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背景:李光(1078年—1140年),字泰发,号竹堂居士,绍兴府余姚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一生经历复杂,多次在政治风波中起伏。由于与秦桧不合,他最终被迫外放至昌化军,后贬至藤州安置。这样的经历让李光在作品中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歌原文及翻译:《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是李光的代表作之一。该诗的原文如下:
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
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
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赏析与背景介绍:
- 此诗反映了李光晚年的心境。他在仕途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从高官到被贬,再到晚年的寂寞与凄凉。诗中“吏役无因棹酒船”一句描绘了他失去官场地位后的无奈与落寞;“一杯萧寺破茶烟”则表现了他晚年生活清贫、孤独的状态。
- “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两句,既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晚景的感慨。
-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反映了他对于权力斗争的无力感以及对于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悲哀。
- 结尾“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则是他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文学价值:《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研究李光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同时感受到宋代文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不仅展现了李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深刻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思考。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一位历经沧桑、仍怀有远大理想的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