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

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
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
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
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
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
杖藜归兴晚,犹有浣纱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是一首近现代诗,作者是李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光,近现代诗人,其创作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
  2. 诗歌原文:《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原文如下:“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
  3. 诗句解析:诗中“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描绘了一位山居老人在城西小路上的形象,他戴着头巾,悠然自得。接下来的“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则展现了一幅清澈的水面上船只倒挂的景象,水面平静如镜。“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则表现了南方节日气氛中的盛大场面与春天的生机勃发。
  4. 诗歌鉴赏:此诗不仅描写了景色,更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例如,诗中的“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感情的追求;而“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主题探讨:整首诗贯穿着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构建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历史感的古代江南,感受着诗中所描述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