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茶过智海

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
透出老禅三昧眼,唤醒逋客二毛身。
坐闻考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携茶过智海》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则礼,字德辉,号竹坡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个人对于人生、政治的独特见解。吴则礼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2. 诗词原文:《携茶过智海》原文如下:
    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
    透出老禅三昧眼,锅醒逋客二毛身。
    坐闻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3. 诗词解析

  • 床头白羽已相亲:描述了诗人与茶的亲密关系,白羽可能指的是茶具中的某些部分,如茶杯或茶壶等,象征着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茶的依赖和喜爱。
  • 茗碗才尝正焙新:提到了品尝新制的茶叶,茗碗即泡茶用的碗,正焙新表示刚经过烘焙的新茶。这反映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欣赏和对茶道的重视。
  • 透出老禅三昧眼:“老禅”指禅宗,三昧是佛教术语,意为达到某种境界或状态。这里的“眼”可能是指禅宗的慧眼,即洞察力或觉悟。这表明诗人通过品茶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领悟。
  • 锅醒逋客二毛身:锅醒可能指的是用开水唤醒茶味,逋客指隐退的诗人。二毛身可能是指诗人已经白发苍苍,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岁月无情的主题。
  • 坐闻考赴堂鼓: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联想到考试的场景,暗示了人生的紧张和压力。
  • 起觅垂垂洗钵人:垂垂形容洗钵人的白发,洗钵人可能是指正在忙碌准备早餐的人。这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忙碌的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悟和珍惜。
  • 稍有黄鹂来举似:黄鹂指喜鹊,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得到了启发或启示。举似即拿来比较或对照。
  • 似怜老子独知真:最后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只有他能理解这种领悟的深意,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1. 艺术特色:吴则礼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携茶过智海》通过具体的物象——茶、水、火等,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逐渐展开到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层理解。

《携茶过智海》不仅是一首描写品茶过程的诗,更是一首诗歌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