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亭

畴昔九死干典刑,谁言复过流光亭。
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流光亭》是宋代诗人吴则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吴则礼深邃的诗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流光亭》的原文如下:

畴昔九死干典刑,谁言复过流光亭。
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畴昔九死干典刑”意味着作者曾经历过极大的危险或苦难,甚至九死一生。这里的“干典刑”可能指的是经历了严重的法律制裁或重大的政治风波,而“畴昔”则暗示着过去的时间或经历。接下来,“谁言复过流光亭”表达了一种假设性的问题,即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人们是否还能有机会回到过去,重新来过?这里的“流光亭”可能是一个隐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者是一种特定的场景、地点或记忆的载体。最后两句“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则进一步抒发了时间无情的主题。其中“关河向人两鬓老”形象地描绘了因年岁增长而显得憔悴的容颜,“敢与杨柳论青青”则透露出作者尽管历经沧桑,但仍保持着对青春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深入解读《流光亭》,读者可以发现吴则礼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命无常、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他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以及个人的经历与自然界的恒久存在,展现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深度探索。这种对时间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感慨,更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表达,吴则礼展示了其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深厚底蕴。

《流光亭》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应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青春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