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古风烟,征骖怅未前。
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
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
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宋祁文学创作中的佳作,而且也是研究宋代诗歌、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宝贵资料。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宋祁个人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据传,这首诗是在宋祁任大理寺丞期间所作,当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但国事日非,民间疾苦逐渐显现。宋祁以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为题材,通过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在天圣二年(1024年)与兄郊(后更名庠)同登进士第,因章献太后认为弟不可先兄而将郊置于首位,宋祁位列第十,人称“大小宋”或“二宋”。宋祁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等职,曾与欧阳修共修《唐书》,并在嘉祐六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的文学作品以工丽著称,语言优美,风格独特。
在探讨这首诗之前,有必要了解其内容。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城阙今安在,关河昔所凭。种祠秦故畦,抔土汉诸陵。花树圆排荠,楼云淡引缯。”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长安道中的古风旧景,还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特别是其中的“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兴亡的无奈与悲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宋祁的《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是一面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镜子。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也能从中汲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