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地

一片宽闲地,半生江海情。
有梅添月色,无竹欠秋声。
酒热浑家醉,诚诗逐字评。
拙疏尘事少,贫贱也身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地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文学作品名,而可能是对某种文学作品的误称或错写。在文学领域中,“闲适诗”是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它最早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提出的四种诗歌类型之一相关联。下面将从闲适诗的特点、历史背景及其艺术特色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闲适诗的定义:闲适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种诗歌类型,它体现了诗人独善其身的思想内涵。在元和十年(815)被贬江州后,白居易基本停止了讽谕诗的创作,转而吟咏闲适之情成为他后期创作的主调。

  2. 闲适诗的特点:闲适诗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讽谕诗的直白和尖锐,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这种诗作在艺术上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

  3. 历史背景:闲适诗的出现与发展与其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困顿之后,白居易选择了以诗歌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他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心态反映在他的闲适诗中,使得这些诗作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4. 艺术特色:闲适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巧的结构安排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运用“闲笔”,即故意造成情节的断续、文笔的婉转迂徐、气氛的调节变换、节奏的张弛间歇等手法,诗人能够在保持文风流畅的同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闲适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种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诗歌类型。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成就。闲适诗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至今仍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学者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