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杂咏渼陂

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
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
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
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终南山杂咏·渼陂》是宋代诗人李騊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李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原文
    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2. 诗歌注释

  • 望极:意为极目远眺,形容视野开阔。
  • 空蒙:指天空云雾缭绕,朦胧不清。
  • 遗迹: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或景物。
  • 高台:指的是登高望远的平台。
  • 日斜林杪:意指夕阳斜照在树林的顶端,增添了一抹光影。
  • 风静山尖:形容风吹过山顶时形成倒影的景象。
  • 澄澜:指清澈如澜水的水面。
  • 一川秀色:形容整条河流都显得秀丽迷人。
  • 暝阴:即傍晚的阴云,天色渐暗。
  • 画舸: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小船。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李騊通过“望极空蒙清满怀”等句,勾勒出一幅开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图景,让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 情感流露:诗中“坐中自有江湖兴”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江湖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和追求。
  • 艺术表现:李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读来令人陶醉。

《游终南山杂咏·渼陂》不仅是李騊艺术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