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
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
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
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游终南山杂咏》。

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
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
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
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注释:

  • 望极:极目远眺。
  • 空蒙:云雾缭绕的样子。
  • 清满怀:心中充满清澈之感。
  • 遗迹:指古代遗留下来的遗迹或故事。
  • 高台:高处的平台或楼台。
  • 日斜:太阳快要落山。
  • 林杪:树梢。
  • 增光:增加光辉。
  • 风静:风平浪静。
  • 山尖:山顶。
  • 万顷:形容面积广阔。
  • 澄澜:清澈的波浪。
  • 暝阴:傍晚的云彩。
  • 坐中:座位之中。
  • 江湖兴: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 陂南:即终南山南麓的水塘。
  • 泊舸:停泊在水边的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终南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望极空蒙清满怀”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景象,心境开阔,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接下来,“更寻遗迹步高台”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历史遗迹并攀登高处的愿望。

第二联“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色,以及风吹过水面后产生的倒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这里的“日斜”、“林杪”和“风静”等词,都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第三联“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山水美景。这里的“万顷澄澜”和“一川秀色”都是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暝阴开”则是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渐暗,但山水间的美景依然绽放。

最后一句“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则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这里“江湖兴”指的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而“未放陂南画舸回”则意味着诗人尚未离去,他仍然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愿离去。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