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修竹耸琅玕,坐久香风拂画栏。
春色正秾双桧静,朝光初上一峰寒。
翠萦虚室尘襟阔,冷逼疏窗夜梦残。
物外闲心殊未惬,殷勤重上白云端。

《游终南山杂咏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草堂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入门修竹耸琅玕”这一句描绘了草堂入口处修长的竹子挺拔而美丽的景象。琅玕是一种珍贵的美石,用来形容竹子高大挺拔。这句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美,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坐久香风拂画栏”这一句描述了坐在草堂中,被阵阵香气吹拂,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这里的画栏指的是墙壁上的栏杆,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春色正秾双桧静”这一句描绘了春天里,两棵柏树茂盛,生机勃勃,而周围的环境却显得宁静。这句话通过对柏树和环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和宁静生活的赞美。

“朝光初上一峰寒”这一句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照耀着山峰,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里的峰是指山,通过描绘山峰在朝阳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翠萦虚室尘襟阔”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坐在虚室中,周围翠绿环绕,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这里的虚室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紧接着,“冷逼疏窗夜梦残”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窗外的冷风逼迫着诗人进入梦境,但梦中的景象已经消失。这里的冷意和疏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物外闲心殊未惬”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宁静和愉悦,但内心深处仍然无法满足。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

《游终南山杂咏草堂》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