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不识字

难字逢人问,村中一小儿。
璋獐宁易辨,亥豕似堪疑。
卤莽原非莽,耕犁别字犁。
识丁何足道,煮字不充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嘲不识字》是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读书识字,从而失去了与文化、知识交流的机会,也使得他们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狭窄和困难。

诗歌原文如下:
《嘲不识字》
天上浮云似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家,
岂知簪笏朝迁老!

首句“天上浮云似白衣”,通过将天上漂浮的白云比作洁白无瑕的衣裳,形象地描绘了浮云的轻盈、飘忽不定,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次句“斯须改变如苍狗”,则是用“苍狗”这一动物的形象来比喻世间万物的无常,强调了世事的多变和不可预测。第三句“古往今来共一家”,则表达了时间的长河中,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同一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共同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最后一句“岂知簪笏朝迁老”,则是说人们往往忙于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