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将

自惭战阵未曾亲,便待归田养幸身。
随仗马闲秋骨瘦,打毬单散晓眉颦。
游边尚忆擒虓将,画阁何堪作老臣。
昨日望春门外过,铁鞭惆怅暗生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退将》是南宋诗人李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李龏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与归隐后的孤独,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深刻反思。

李龏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诗中的“随仗马闲秋骨瘦,打毬单散晓眉颦”,形象地传达出士兵因长时间战备而身心俱疲的状态,以及他们内心的忧虑和无助。这种对战争影响的直接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沉重打击。

李龏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例如,“昨日望春门外过,铁鞭惆怅暗生尘”,不仅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现实无力改变的哀怨。此外,“游边尚忆擒虓将,画阁何堪作老臣”两句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退将》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战争、英雄主义和个人命运的探讨,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关注和对历史记忆的重视。李龏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退将》不仅是李龏作为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还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南宋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退将》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