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灵鹫上,迢递入晴氛。
绝顶我忽到,下方钟屡闻。
林深馀腊雪,谷暖涨春云。
更待溪梅发,相期一访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浮图灵鹫上,迢递入晴氛。
绝顶我忽到,下方钟屡闻。
林深馀腊雪,谷暖涨春云。
更待溪梅发,相期一访君。
《下竺后塔》是吴惟信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浮图灵鹫上,迢递入晴氛。绝顶我忽到,下方钟屡闻。林深馀腊雪,谷暖涨春云。更待溪梅发,相期一访君。
作者简介:吴惟信(约公元1272年-1350年),字仲孚,又号竹屋,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他是南宋末年及元初的词人、文学家。其一生经历宋亡至元朝的变迁,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云和个人情感的诗词。吴惟信的词作以清丽婉转见长,尤擅长写景,他的词集有《玉田词》等传世。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下竺后塔”这一地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下竺后塔》不仅描绘了下竺塔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绝顶我忽到,下方钟屡闻”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塔之巅俯瞰世界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上方的静寂与下方的繁忙,反映出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吴惟信的《下竺后塔》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惟信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