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宜兴禅房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
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宜兴禅房》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在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宿宜兴禅房》的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李曾伯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创作生涯跨越了宋光宗、宋宁宗两朝。他的诗歌作品广泛传颂,其中尤以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最为著名。

  2. 诗歌原文: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3. 诗歌解析:此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夜晚寂静与新寒中的雁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深关切。诗句“壮心忧国在”表达了诗人虽年迈仍怀抱壮志,希望为国出力的心态。而“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则是诗人劝诫世人不要沉迷于虚幻的梦想中,要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之中。

《宿宜兴禅房》不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