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清叔檀溪韵

一溪清入汉江东,千载兴亡指顾中。
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
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
髀肉已生骓逝矣,空馀款段踏尘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清叔檀溪韵》是宋代李曾伯的诗词作品,属于宋词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宋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曾伯,字君表,号后乐堂老人,生于公元1089年,卒于公元1166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历经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其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创作背景:李曾伯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金兵南侵,战乱不断。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他的创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据资料显示,《和刘清叔檀溪韵》是在建阳道中步黄内翰仲昭韵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感慨历史的深沉情绪。

  3. 诗词原文:诗中的“一溪清入汉江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替;“千载兴亡指顾中”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巨变的深刻感慨;“自昔霸图成匹马”则反映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孤独与无奈;“至今生气贯长虹”则是赞颂那些不屈不挠的精神,如同长虹一般照亮前行的道路。

《和刘清叔檀溪韵》作为李曾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及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