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清入汉江东,千载兴亡指顾中。
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
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
髀肉已生骓逝矣,空馀款段踏尘红。
【注释】
和:应和、吟咏。刘清叔:即刘敞,字原父,北宋文学家。檀溪: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为黄河支流,源出嵩山。霸图:指春秋五霸的野心。阿童:指阿房宫的工匠。款段:马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在洛阳时作。诗人借对一幅描绘汉东(洛阳)景色画面的描述,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全诗四句话,每句七个字,共三联,形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朗朗上口,有如歌行的韵律美。
第一联“一溪清入汉江东”,首写画面,用“一溪”二字领起,以清溪为画面的主体,然后点明溪流的流向与汇入之江,再写出溪流两岸的风光。这里运用的是白描手法,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了一幅清丽的画面,使观者仿佛看到了一条从中原通向江东的水道,而这条水道正是古代中原通向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第二联“千载兴亡指顾中”,承接上一句,进一步描写画面内容。“指顾”二字,既指江山易主,又指人事更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感慨。诗人把眼光投向了历史深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第三联“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紧承上句,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自昔霸图成匹马”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曾经驰骋疆场,威震四方,但他们最终都成了历史的尘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功业难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怀才而不遇的无奈。而“至今生气贯长虹”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他认为,尽管历史上的英雄们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而当今的时代,国家正处在一个崭新的起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四联“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紧承上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中的其他人物。这里,诗人以诸葛亮和阿房宫工匠为例,对他们的命运进行了评说。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而阿房宫工匠虽然技艺高超,却因政治腐败而被陷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联“髀肉已生骓逝矣,空馀款段踏尘红”,诗人用典抒发感慨。这里的“髀肉”,指的是自己多年没有施展才华,白白长胖了大腿;“骓逝”,则是借用项羽的典故,暗指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建;“款段”,则是古代的一种坐骑,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最后两句,诗人用“空馀款段踏尘红”来表达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失望和无奈。同时,这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反思,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坎坷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典故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