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馀恨少陵诗。
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夸十倍丕。
半夜松声卷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注释】

庐存:庐江郡,在今安徽巢县西南,因诸葛亮曾屯兵于庐江,后人称庐江为庐川。伏龙,指诸葛亮。谒武侯庙:参拜刘备的武侯祠。

草木空山圣得知:指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后,蜀汉灭亡前,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说的“我的儿子阿斗,你好好辅佐他”。

成败论人陈寿史:指《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但书中也有失实之处。

初心何只三分汉:指刘备的三弟刘琦,字公嗣,封樊城侯、襄阳侯,与诸葛亮有姻亲关系,后来被曹操杀害,刘备因此痛心。

伟略徒夸十倍丕:指曹丕篡汉。

半夜松声卷风雨:指松林中风声呼啸如雷鸣,形容风雨之大。

抱膝啸吟诗:指诸葛亮卧龙不出,吟唱诗歌以自娱。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游庐江诸葛武侯祠时写的。

首句写武侯祠中的诸葛亮,是作者的仰慕之意;次句写武侯祠的荒凉,暗含作者对武侯祠的惋惜之情;第三句用《三国志》来说明三国鼎立的局面,同时借史事抒发感慨。

第四句用刘琦被杀的典故来说明历史人物的得失,同时表达自己对刘琦被杀的痛惜和对曹魏篡汉的愤恨。

第五句以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形势为例,指出刘备的失败并非偶然。

第六句借用“三分天下”的典故来表明刘备的功业。最后两句以松林夜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响声比喻风雨之声,表达了作者在武侯祠听到的松涛声的感受。

全诗通过咏叹武侯祠的古迹,抒发了作者对刘备、诸葛亮等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