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遂宁李漕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
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
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于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遂宁李漕·自是清都紫府仙》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一首祝寿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寿星李漕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将详细介绍《寿遂宁李漕》的内容、主题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诗歌原文
    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剑东川。
    香浮世界莺花地,人乐春风燕麦天。
    元祐贤材名閤近,绍兴相业庆基绵。

  2. 主题解读:《寿遂宁李漕》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寿星李漕的美好祝愿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认可。诗中“自是清都紫府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寿星超凡脱俗的品质,如同来自仙境的神仙一般。同时,诗中的“德星躔次剑东川”,则暗示了寿星李漕拥有卓越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3. 文化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作为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寿遂宁李漕》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4. 艺术特色:李曾伯的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四言格律形式,每句四字,简洁明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清都紫府”、“德星躔次”等,这些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神秘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5. 历史意义:《寿遂宁李漕》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寿遂宁李漕》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