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寿沙城楼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寿沙城楼》是南宋诗人李曾伯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

  1. 诗词原文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2.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九日登寿沙城楼》描绘了诗人在寿沙城楼上远眺的景象,既有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寄托。诗中的“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一句,既展现了地域风光的独特性,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 风格独特:李曾伯的诗歌风格独特,他擅长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李曾伯通过寥寥数语,就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 主题鲜明:《九日登寿沙城楼》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还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诗中的“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一句,更是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心。
  1. 诗词影响
  • 文化传承:李曾伯的这首《九日登寿沙城楼》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读者,对于弘扬国学、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审美价值: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诗词宝库,也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九日登寿沙城楼》作为宋代诗人李曾伯的诗词之一,不仅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远的艺术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李曾伯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