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元日寄子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未元日寄子》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作者简介: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作为宋朝的文学家,李曾伯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而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

  2. 诗歌原文:《己未元日寄子》是宋代李曾伯诗作。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年之际与远方的儿子相互思念的情感。首联“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表达了诗人与儿子两地分居,虽相距遥远却心心相印的情感。颔联“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则通过天文与人事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感慨。颈联“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透露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增长和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尾联“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则是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和期盼,以及对儿子的深情挂念。

《己未元日寄子》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与思念的古诗,也是李曾伯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下的反映。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文笔技巧,值得读者深入品读与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