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与儿子之间的距离感。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诗句: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 译文:你身居衡州而我在桂州,两州遥遥相对共沐江水。
  • 赏析: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技巧,将“你”和“我”分别置于两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通过“衡州”和“桂州”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对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同时,“共承流”意味着两州虽然距离遥远,但都拥有共同的水源,象征着虽远隔千里却心心相印的情感纽带。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这句诗通过天文现象和人的生理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

  • 诗句: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 译文:天空中北斗星回旋,又到了清晨时分;春风中人们站立,正是青春年少之时。
  • 赏析:这里利用天文现象来隐喻人生的阶段。北斗星的回转象征着时间的循环,而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同时也暗示着年轻人充满活力和朝气。通过这种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人生的不同阶段,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深意。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这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诗句: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 译文:新年来临之际,又是一轮五更天的时节;我已六十二岁,人生已过半。
  • 赏析:这里通过具体的时间节点——新年和五更天,以及数字“三”和“六十二”,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生命的长度。同时,“老夫”一词的使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这句诗寄托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

《己未元日寄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时间流转、人生阶段以及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天文现象的隐喻和对未来的展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