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其三甲申寿蜀阃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
平安夜,舒长昼。笳鼓静,笙歌奏。记西湖五月,藕花时候。待把雁门冠带了,归来麟阁丹青旧。放蜀山、万点入樽罍,为君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三甲申寿蜀阃》鉴赏

《满江红·其三甲申寿蜀阃》,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壮阔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满江红·其三甲申寿蜀阃》是南宋词人李曾伯所作,他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外患与内忧并重的困境。李曾伯通过这首词,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李曾伯的这首词,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宏伟景象:“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也隐喻了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天意似乎也在暗示着国家的安危。随后,词人用“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三句,表达了自己急于奔赴前线、保卫家国的迫切心情。

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之后,李曾伯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这句词中,“少借”意味着希望,“日边霖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而“教知天下风云手”则表明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引领国家走向光明未来的领导者。

词人以“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结束全词,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自己无力回天的悲哀。整首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李曾伯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深刻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难当头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