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寻晚景,便觉涤嚣烦。
岸柳相搀绿,风荷各自翻。
归云何处宿,惊鹜或时喧。
不奈沧波阔,鸠山有故源。
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连不能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连不能去》是唐代伟大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其《辋川集》。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月十五日傍晚时分,沿着小溪边漫步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和解析:
原文: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解析:
独坐幽篁里: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这里的“幽”字用来形容环境寂静而深远,给人以清幽、宁静的感觉。诗人选择在竹林深处独坐,可能是为了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弹琴复长啸:诗人在竹林中弹奏琴声,然后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这里的“复”表示同时进行,说明诗人在弹奏琴的同时,还发出长长的啸声,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深林人不知: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深林之中,但却无人知晓。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被误解或孤立的感慨。他可能觉得外界的人并不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或者他的才华和情感不被认可。
明月来相照:最后一句是写月亮的出现,它照亮了深林中的诗人,使诗人得以继续他的活动。这里的“相照”意味着月光如同友人一般陪伴着他,给予他安慰和指引。
《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连不能去》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自然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理解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王维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