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
世纷夸要路,天意罪浮名。
汶上朱轓宠,淮南白发生。
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
寄李端明献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端明献臣》是宋代宋庠的诗作。在探讨文学作品《寄李端明献臣》之前,了解该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部作品:
诗歌原文:这首诗歌全文如下: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世纷夸要路,天意罪浮名。汶上硃轓宠,淮南白发生。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与名利的看法。诗中“学道年嗟晚”反映了诗人因年老而对仕途感到失望,“知非骨已惊”则可能指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或品格不足以应对官场的复杂和诱惑。此外,诗人通过提及“世纷夸要路”,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权位的追求往往忽略了真正的道德和才能。最后一句“惟余方寸地,留贮岁寒情”,意味着诗人仍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坚持,不随波逐流。
艺术特色:宋庠的诗歌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汶上朱轓宠”和“淮南白发生”,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还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使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意象和画面感。
宋庠的《寄李端明献臣》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作,更是宋代文学中的一块瑰宝。通过对这首经典之作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了解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韵味,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及感悟。